二十億年前與非洲大陸分離的印度大陸,在十五億年前因為板塊運動開始與亞洲大陸版塊互相推擠,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地形,年輕的地形富含多種礦物質,成為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天然肥料。再加上來自東南孟加拉灣與西南阿拉伯海的水汽向陸地移動的過程中,遇到了平均海拔高度在四、五千公尺以上的「Upper Himalaya」區域,使得水汽凝結成與雲、雨,造就了南邊水分充足的「綠色的喜馬拉雅」區域,同時也使得北邊因缺乏水汽而乾燥的喜馬拉雅成為「黃色沙漠的喜馬拉雅」區域。因此在印度境內綿延三千公里長的喜馬拉雅山脈,被分為「綠色的喜馬拉雅」、「Upper Himalaya」與「黃色沙漠的喜馬拉雅」三個部份。
因此位於「綠色的喜馬拉雅」區域的Kullu谷地,因為盛產蘋果、杏、梅、李等農產水果,又稱為 Apple Valley,到處都是不同於前幾天沙漠、高山景致的綠意盎然景象。這一路上我們發現印度政府五年計畫中的許許多多水庫、水力發電廠建設,也帶動了這一路上各城鎮的發展與建設契機。
錫克教寺廟
近午時分,我們路過了 Mandi 這個都市,這裡佛教中蓮花生大士的悟道之地。傳說中蓮花生大士在悟道之前來到了Mandi這附近的一個石窟修道,過程中當地國王的女兒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意,愛女心切的國王聽聞此事,感到十分的震怒,因此派人將他殺害,但是後來被人發現在附近一個湖中坐著蓮花重生,因此被稱為「蓮花生大士」。而Mandi這個地方後來也成為回教、錫克教中聖人的成道之處,因此同時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地。
神明有保庇,頭巾凍做帽仔第(台語)
過了 Mandi 之後,路旁的景緻不僅更青綠,也有了更多的屬於平原的物產,也有越來越多包著頭巾的錫克教徒身影出現,陸續也出現了不少看起來與清真寺極為相似的錫克教神廟。就連路上的警察、小販、司機也有不少錫克教徒的身影。與之前喜馬拉雅谷地的印度教徒、列城的藏傳佛教徒、斯利那佳的回教徒有了明顯的差異。印度還真的是不同宗教、種族的大熔爐。難怪我們的印度嚮導 – 蘇明 一直告訴我們印度根本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世界。
經過了兩百六十幾公里的車程,我們從喜馬拉雅山脈的Kullu谷地來到了印度平原地區的昌迪格(Chandigarh; Chandi:力量之神, garh: 城堡),屬於印度中央政府管理的昌迪格,同時是哈里亞納(Haryana)、旁遮普(Punjab)兩省的省會辦公所在地。1950年代從Albert Mayer接手都市規劃工作的建築師Le Corbusier,將Chandigarh劃分為60個區域,每個區域的面積為1.5平方公里,依序用數字命名為第1區到第60區。
昌迪格的圓環
晚上吃過飯店的自助餐後,從我們住的 Taj Chandigarh Hotel走到外面晃晃,發現即使在隔壁不遠的區塊範圍,就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幾個人力車的車伕,就著路邊簡陋的鍋碗瓢盆生火煮食,看起來晚上應該就是睡在樹下或人力車上。而再往下走一小段路的另外一對小兄弟,則是眼神空洞地顧著一個小鍋內幾顆白煮蛋的小攤位,和幾步之遙的商務飯店內形成強烈的對比。我想這就是印度的矛盾、印度的真實。
行程相簿︰20071022 古魯 昌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