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08, 2007

2007/10/15(一) 斯利那佳

不到五點,遠處已經傳來的清真寺禱告聲,沒想到平常不容易被吵醒的我,竟然被這規律且悠揚的誦經聲所喚醒。

一大早六點半,我們就搭乘小船前往水上市場(floating market),想要看看傳統的水上市場到底是啥模樣,打算體驗一下水上市場的採買經驗,順便採購回來請船屋主人幫我們打打牙祭。早上的達爾湖有些涼意,尤其在太陽尚未出現前,可能因為水上濕氣的關係,真的需要多穿件保暖衣物出門,不過體貼的小船船伕們也會幫乘客準備毛毯,讓清晨的乘船之旅多些暖意。沒多久我們已經到達了水上市場的水域,但稀少的幾艘小船剩下沒有多少商品,有些甚至早已販售一空,不曉得是因為我們來晚了,還是因為昨天是回教的新年,大家早已準備好大魚大肉,暫時不再需要上市場採購,所以今天的水上市場似乎有些冷清。我們也只好早早打到回府,途中遇到了販賣番紅花(Saffron)與皮件的小販,緊跟著我們簡直窮追不捨。不過根據同行的夥伴判斷,那番紅花的價格便宜得有些離譜,應該不是真正的番紅花,不過還是讓我們見識到了船小販窮追與九官鳥般的語言模仿能力。


冷清的水上市場 - 蓮藕小販

回到了船屋,船東似乎早已算準我們今天一定會早早回來,因此早將早餐備妥,用餐時船長 Leo 拿出了曾經報導過 DASTAN 這艘船屋的幾篇報導與我們分享,也順便讓我們看看水上市場的報導,我們才知道水上市場平常還真是十分熱鬧,比起今天小貓兩三隻的規模,實在有數倍以上的差距。(參1, 2,3)

休息一陣子後,我們出發前往 Hariparbat Fort,這是一個早先由印度教徒搭建神廟與城堡的印度教聖山,爾後蹍轉落入波斯人、回教徒手上,歷經數種不同建築風格共存的一座獨立山城堡。可惜目前因為由印度軍方接管,所以無法前往參觀,只能在聖山下遠遠朝聖而已。


山上Hariparbat Fort和波斯軍人後裔住屋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斯利那佳的舊城區,參觀了一座號稱可以同時容納三萬人禱告的清真寺 - Jama Masjid,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寺廟、教堂內常見的神像,回教的清真寺內並沒有所謂阿拉的神像,只有高聳的柱子構成偌大的空間,提供回教子民們一個可以靜心禱告的空間。緊接著我們又到了另外一座喀什米爾地區最古老的清真寺 - Shah Hamadan Mosque,這裡的寺廟造型與前一個有著明顯的差異,精緻木雕與建築風格是這個清真寺的一大特色,只是當我們出現在這個清真寺時,引起一群印度孩童追逐騷動,就像是F4遇到一群熱情粉絲一樣(好像往自己臉上貼金 :P),只是這群孩子都是搶著要求幫忙拍照的好奇寶寶。這景象讓我這個平常面對鏡頭就渾身不自在的人來說,倒是十分有趣的經驗。


Jama Masjid

下午我們先參觀了喀什米爾手工地毯工廠,經由工廠派專人簡介(想當然爾...葫蘆中的膏藥當然是...),我才知道原來這喀什米爾的地毯,原來需要10戶家庭各司其職共同完成,為了怕地毯製作技術外流,每個家庭世代承襲不同的分工,有些家庭專門負責繪製地毯圖案、有些人負責對各種顏色進行編碼(coding)、有些家庭則專門依此編碼負責編製毯子、而有些家庭則專門負責線料的染色工作,一方面大家分工合作缺一不可,但另外一方面也確保這項傳統技藝不易外傳(看來比專利保護來得更有效些)。好的喀什米爾毛毯會因為每平方英吋內的編織節點數(nodes)、線材成分而有所不同。以編織的密度來說,從基本的每一英吋400個編織節點,到最高級的每平方英吋內有1600個節點數,而線材成份也從毛、棉不同比例混合,到全部百分之百純絲的材質。面積較大、編織較細緻的毛毯很可能需要十個家庭的成員共同花費十數個月完成,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精緻手工產品。


老實說地毯摸起來真的很讚,可惜對我來說貴了點...

趁著傍晚陽光最舒服的時候,我們又前往沙利瑪花園(Shalimar Bagh)參觀,這是蒙兀兒王朝第四位國王賈罕季(呷蕃薯?)為了波斯愛妻所建立的夏宮與花園,從喜馬拉雅山脈所流下的高山雪水,構築了花園中間的正中間的噴泉水道,整個水道分隔兩邊坡地,種植了各種漂亮的四季花卉,如今已經成為印度人的假日休閒好去處,常常可見整個家族或親朋好友一起躺在午後陽光下的草坪,共享一個悠閒自在的午後時光。


走~逛花園去~



行程相簿︰20071015 斯利那佳